香港老人日間疲勞原因及2025年最新健康建議
你知道香港老年人日間疲勞不只是年齡問題,而是生理退化、慢性病與心理壓力共同影響?若忽視這些因素,可能會導致注意力下降、情緒波動與活動力減弱,進一步影響生活質素與整體健康狀態,甚至加快身心機能的衰退,讓原本可預防的不適逐漸惡化,並增加其他潛在健康風險與日常生活困難與壓力來源,影響身心平衡與長期照護需求。
老人日間疲勞的主要生理原因
日間疲勞在長者中常見,其根本原因之一是生理功能的自然退化以及慢性疾病的影響:
- 荷爾蒙水平降低:隨年齡增長,男性的雄固酮、女性的雌激素可能下降,這可能影響自律神經功能和睡眠質素,導致夜醒、夜尿等情況,從而影響睡眠連貫性與日間精神狀態。根據2025年最新研究,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及定期體檢可幫助監控內分泌變化,配合醫囑使用替代療法,有助改善睡眠質量。
- 心肺功能減退:心臟疾病和肺功能不足可能降低血液循環效率,使身體器官得到的氧氣量減少,容易感到疲勞。建議長者定期接受心肺功能評估,透過循序漸進的心肺復健運動,如有氧運動和呼吸訓練,能有效提高耐力與精神狀態。
- 慢性疾病累積影響:糖尿病、高血壓及癌症等慢性疾病可能引起身體不適與睡眠障礙,進而導致日間困倦。2025年臨床強調個人化疾病管理計劃,包括飲食調控、藥物依從性及心理支援,對減輕疲勞尤為重要。
- 神經退化疾病:如阿茲海默症、帕金森病等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疾病可能干擾大腦的睡眠調控功能,白天嗜睡有時是其症狀之一。早期認知篩查及多學科團隊干預是2025年的治療趨勢,有助提升患者生活質素。
- 常見睡眠障礙:
- 睡眠呼吸暫停症:夜間呼吸暫停會使睡眠分段且淺,部分長者因此白天容易感到疲倦。香港多間醫院及睡眠中心現提供非侵入性呼吸器治療(CPAP),有效改善睡眠呼吸暫停。
- 週期性肢體運動症候群及不寧腿症:不自主的肢體動作會影響睡眠持續性,增加疲勞感。透過藥物和生活習慣改善,長者可獲得明顯緩解。
許多長者因自然生理退化和疾病,睡眠質量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,形成「有睡卻不夠睡」的現象。而透過及時診斷與針對性治療,可望減輕疲勞。
心理與情緒因素對疲勞的影響
香港長者在心理層面所面臨的挑戰也會影響疲勞感:
- 退休適應與角色轉變:離開工作崗位後,社交圈可能減少,情緒上容易產生焦慮或抑鬱,這些情緒變化有可能影響睡眠質素。2025年社會服務部門強調安排退休輔導及心理支持,幫助長者建立新生活目標,紓緩情緒壓力。
- 孤獨與社交隔離:子女移民、配偶過世或獨居等狀況可能導致孤獨感及缺乏情感支持,影響精神狀態與作息。鼓勵長者參與社區中心的集體活動,如書畫班、運動會、音樂療法等,不僅促進身心健康,還能有效減輕孤獨感。
- 憂鬱與焦慮症狀:無明確原因的情緒低落與精神緊張可能干擾正常作息,造成睡眠品質下降,使白天嗜睡的情形較為常見。2025年身心健康診所倡議多渠道心理諮詢與治療,包括認知行為治療(CBT)和藥物治療,促進心理康復。
了解並重視這些心理健康問題,對於改善疲勞狀況有其重要性。家人和社區積極參與支持,能有效延緩心理症狀惡化,並提升長者整體生活質量。
生活習慣與環境對疲勞的影響
長者的日常生活習慣和睡眠環境會對疲勞感產生直接影響:
- 不規律的睡眠時間:如睡眠時間不固定,可能干擾生理時鐘,使深度睡眠的比例降低。建議長者固定上床與起床時間,養成穩定睡眠節奏,有助生物鐘調整。
- 睡前使用電子產品:藍光可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,延遲入睡時間,影響睡眠質量。建議睡前一小時避免使用手機或平板,取而代之閱讀書籍或聽輕鬆音樂。
- 不適宜的睡眠環境:如床墊未貼合個人需求,或存在噪音與光線干擾,均可能妨礙睡眠。2025年推薦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床墊和枕頭,並利用窗簾遮光、白噪音機降低干擾,有助提升睡眠質量。
-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:高油脂、高糖分食物以及過量咖啡因和酒精攝入,可能對夜間睡眠及日間精神產生不利影響。長者宜選擇易消化和均衡營養的飲食,減少晚餐份量,避免睡前進食刺激性物質。
- 缺乏運動:運動量不足會影響心肺功能與體力,並可能妨礙良好的睡眠品質。定期進行適合自身狀況的活動,如慢走、太極、輕度瑜珈,有助淨化心情及促進夜間深層睡眠。
充分調整生活習慣與創造安寧環境,是減輕疲勞、提升睡眠質素的關鍵步驟。
評估白天嗜睡的臨床方法
針對疲勞和嗜睡問題,醫療機構通過多種評估工具進行診斷:
- Epworth睡眠嗜睡量表(ESS):透過問卷了解個體在不同情境下入睡可能性,超過一定分數提示可能存在嗜睡問題。長者及家屬可先自行評估,再依醫生建議安排進一步檢查。
- 多重睡眠潛伏期測試(MSLT)與維持清醒測試(MWT):睡眠中心使用的專業測試,用於評估白天嗜睡程度。香港部分睡眠中心2025年已提升設備與服務,可提供更準確的睡眠障礙診斷。
- 多導睡眠檢查(Polysomnography,PSG):可監測夜間睡眠結構及呼吸變化,針對睡眠呼吸暫停症提供確診依據。
全方位臨床評估有助辨明疲勞根源,確立個人化治療方案。
最新健康建議:營養與生活調整方向
2025年最新研究和臨床建議提供參考方向,旨在協助長者提升精力與睡眠品質:
- 營養補充:
- 維生素B群(如B12、葉酸)、色胺酸及GABA等營養素對神經調節與睡眠可能有幫助。特別是維生素B12缺乏在香港長者中普遍存在,建議定期檢驗並補充。
- 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魚油,有助於維持心腦血管健康,進一步減輕疲勞與認知退化風險。
- 多攝取新鮮蔬果以獲取抗氧化成分,防止細胞氧化損傷,促進全身健康。
- 建議注意控制高糖、高油脂食物的攝入,避免過量攝取咖啡因與酒精,這些可能影響睡眠。
- 生活方式調整:
- 適度日常運動,如散步、游泳、太極或氣功,有利於增強體力與心肺功能,並有助於紓解壓力,促進睡眠。2025年健康促進中心提供量身定制的運動方案,特別針對長者需求設計。
- 鼓勵參與社區活動與社交,如義工、興趣小組或音樂治療等,幫助減輕孤獨感並提升心理健康。研究顯示社交互動有助緩解憂鬱,提高生活滿足感。
- 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,固定睡眠時間,睡前減少電子產品使用。落實「睡眠衛生」指導,效果顯著。
- 改善睡眠環境,選用合適的床墊,營造安靜且舒適的睡眠空間。可以添加芳香療法如薰衣草精油,增加放鬆感。
上述建議需根據個人健康狀況加以調整,有關詳細方案可諮詢專業醫療或健康顧問。
照顧者壓力與其對長者的影響
許多香港長者依賴家人照料,照顧者壓力可能對長者健康產生間接影響:
- 照顧者體力與情緒的疲憊可能影響照護品質,甚至引發家庭壓力與溝通障礙,間接影響長者的情緒與健康。
- 香港政府和社會機構提供多項支援服務,例如「照顧者資訊網」(https://carers.hk)及24小時支援熱線182 183,有助照顧者減輕壓力,獲得專業諮詢與心理輔導。
- 2025年新增多個短期休息及日間照顧中心,為照顧者提供喘息機會,讓他們恢復體力與精神。
照顧者自身保持良好的心理和身體健康,有助提供更適切的照護,並減少雙方的壓力與疲勞感。
積極應對空巢期與心理調適策略
除了生理及照顧因素外,許多長者經歷空巢期帶來的心理挑戰,也是日間疲勞的潛在因素。空巢期指的是子女成人離家後,父母面對家庭結構變化所引發的孤獨與失落感。2025年香港因子女移民、獨居率增加,空巢現象愈趨普遍,可能導致長者產生情緒低落,影響睡眠質素並加劇日間疲憊。
積極應對空巢期,建議長者與家人積極溝通,分享想法與感受,避免情緒累積成為抑鬱。參與社區活動或興趣小組,發展新興趣,如書法、音樂或園藝,不僅提升生活樂趣,也促進身心健康。心理專家建議實踐「幸福快樂七件事」,包括行善、增加社交、保持運動、正面思考、享受當下、感恩及心靈依靠等,可幫助長者建立正向生活態度,提升自我價值感。
此外,音樂治療被證實對認知障礙及情緒調節有正面影響。在香港護老院及日間中心推行的音樂治療,不僅能改善認知功能,更有助緩解焦慮及孤獨,增強社交互動。長者可透過唱歌、樂器演奏與身體律動,享受愉悅感並提升睡眠質量。對患有抑鬱焦慮的長者,專業心理輔導和社工家訪亦推動情緒舒解與社交連結,顯著減少日間疲憊。
面對空巢及心理變化,家人和社區支援也很重要。陪伴聆聽長者分享人生經歷,促進溝通和情感修復,有助建立和諧關係與心理安穩。2025年推廣多元化長者心理及社區服務,鼓勵長者勇於表達與求助,有效降低孤獨與疲勞問題,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與幸福感。
及早就醫與專業評估的重要性
若長者出現以下狀況,建議盡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:
- 持續且明顯的白天嗜睡,伴隨多次夜間醒來。
- 無預警的白天突然入睡,影響日常活動。
- 記憶力及專注力明顯下降,可能是神經退行疾病的警示。
- 情緒顯著低落,尤其伴隨有自殺念頭。
香港的公私營醫療機構均提供相關診療服務,合資格居民可享有部分醫療補貼,減輕經濟負擔。長者及家庭成員應提高健康意識,及早尋求醫護團隊協助,避免病情惡化。
隨著香港逐步邁向老齡社會,認識及應對長者日間疲勞有助提升其生活質量。疲勞可能由多重因素綜合影響,包括生理退化、慢性疾病、心理壓力和不良生活習慣。透過適當的營養補充、規律運動、積極參與社交活動及改善睡眠環境,長者有機會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活力的提升。同時,家庭及社區支援與照顧者健康維護同樣重要。當疲勞影響生活時,及早求醫診斷及治療可帶來幫助。香港社會和醫療系統持續完善相應資源,期望助力長者健康、獨立和有尊嚴地生活。
參考資料來源
- 【為什麼會一直想睡覺?專家揭白天嗜睡7大原因】(2025)https://blog.fjb100.com/article/excessive-daytime-sleepiness?srsltid=AfmBOoqFoHY9qvimvrfG4SB6v79hb2l27wl576jonaACti35hGf3erC9
- 【環球天道傳基協會:香港長者心理及社交生活議題】(2025)https://tdww.org.hk/category/%E5%81%A5%E5%BA%B7%E9%87%91%E9%BD%A1/
- 【香港醫療政策報告2024】(2024)https://www.hkcchp.org/pdf/%E9%A6%99%E6%B8%AF%E9%86%AB%E7%99%82%E6%94%BF%E7%AD%9620240926.pdf
免责声明:本网站包含或通过本网站提供的所有内容,包括文本、图形、图片和信息,仅供一般信息参考。页面中包含的信息和材料,以及所显示的条款、条件和描述,可能会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更改。